碎片式生活

然后,就是离开

然后,就是离开,那个怎么说的呢,你总会离开最爱的人,这样,你才知道他们在里生命里的重量。好像是那个什么本杰明巴顿里面的台词。

想念一杯咖啡或者奶茶,大概还有一个人,又有什么不同呢。

太过个人的。离开的时候才发现还有很多地方应该一去,是说总要留些遗憾吧。

如果一次就都满意了,未来不是没有什么兴趣了么。

未知的重要性。

还有过多的欲望。你真真正想要的。

离开的时候,仿佛就想普通人回家一样,挤在公车上,想着今天的吃饭和购物。

然后,其实各种差别也不大吧。不辣說的話,這種事情見得多了,也就知道是什麽情況了。于是好似互聯網的關鍵詞都可以算做:反過來說也一樣。

搬了很多書,然後發現回家好似也不用帶這麽多的吧。那些空白的時間哪裏去了?時間作為資產的話,我們都是這些破產的人生的罪魁禍首麽。

還好人生不是企業,失敗也可以有很多解釋,或者某種程度上來說不都是解釋麽。

就是沒有生活之道的緣故。還是說自己能量不夠了,這要去哪裏充電啊。

其實還是類似於福柯似的對於權力的關注?還是回歸於本來就是人的社會性質:斷斷續續地看着的儒家史還是什麼書,沒有看完就被重裝電腦了的施特勞斯,各種broken plans的背後本來就是被割裂的現實?

然後就是關於存在?

其實不是我遠離哲學,只是哲學並未遠離我啊。和六經註我一個道理?

好吧,其實只是不斷地遺忘和失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