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應該是《現代語言學流派概論》,封宗信老師版本。說是上次的馮志偉老師版本說時間跨度更多一點,只是更偏重喬姆斯基和偏計算機來着?這次應該說更突出現代。
導論
語言學的三個階段:規定、描述、解釋。
現代語言學的開端
引言
索緒爾(1857-1913),《普通語言學教程》
索緒爾的思想來源
Bentham被寫成了本瑟姆(Jeremy Bentham)。
涂爾干可能影響到了索緒爾的語言觀:語言也是一種“社會事實”
弗洛伊德的觀點複合當時的結構主義思潮,即把任何行爲都看出是受一個規範系統所制約。
美國語言學家惠特尼:語言是一種制度。
對於索緒爾來說,意義之所以存在,就是因爲意義之間有差異,正是這些意義上的差異才能讓人使用語言形式。
經濟學、哲學
言語(語言現象,parole)屬於現實世界中的“在場”。
- 經濟學、哲學關於什麼共時、歷時、在場、不在場的推論怕是有點主觀解釋。
索緒爾的理論
符號本質:概念-所指,聲音-能指
關係性質:能指與所指的關係是任意的。
語言與言語的區分:phonetics與phonology、utterance與sentence、institution與俄vent。
共時與歷時:靜態語言學與演化語言學
- 怎麼覺得都是有點事實與價值的分野的暗示,意義與符號的結構主義觀點。
索緒爾的遺產
語言學作爲符號學的研究模式。
早期功能主義語言學理論
引言
布拉格學派、哥本哈根學派、倫敦學派
布拉格學派
共時研究,系統性,語言功能
區分了語音學和音系學(phonetics與phonology)
Mathesius
Jakobson
Trubetzkoy
哥本哈根學派
Hjemslev,Uldall,Brondal
glossematics:
倫敦學派
Firth、Malinowski、Halliday
語言環境、意義是情境中的功能
- 布拉格學派:結構-功能;哥本哈根學派:結構-關係;倫敦學派:結構-系統-意義
系統功能語言學理論
引言
韓禮德(Halliday)、系統功能語法
其人
漢語學家
語言觀
社會符號:功能、系統、層次、語境
can do, can mean, can say
系統語法
chain system, choice system
意義潛勢。“意義”語義層-“形式”詞彙語法層。
系統語法中包含着功能的成分,功能語法從理論上講是以系統網絡的方式體現的。
功能語法
用功能的配置來解釋語法。
概念功能:物性系統和語態
人際功能:語氣和情態
語篇功能:
句子是概念意義、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同步體現的產物。
與社會語言學
語場—概念功能—社會行爲的類型
語旨—人際功能—角色關係
語式—語篇功能—語言交際的渠道或媒介
語域與語類
理論問題
形式主義與功能主義
美國描寫與結構主義語言學
引言
19世紀
20世紀
序幕
第一代:惠特尼 《梵文語法》 要求尊重語言事實。
早期研究
鮑阿斯:語音、語義、語法 《美洲印第安語言手冊》
薩丕爾:《語言論》
薩丕爾-沃爾夫假說:人的語言影響了人對現實的感知。
布龍菲爾德時期(描寫語言學)
1933-1950
《語言論》——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
後布龍菲爾德時期
哈里斯:《結構語言學的方法》
Hockett:《現代語言學教程》
Pike:《語音學》 法位學(Tagmemics)
轉換生成語言學
引言
Noam Chomsky 《句法結構》
其人
語言哲學
生成語法揭示個別語法與普遍語法的統一性。
古典理論
樹形圖
標準理論
基礎部分、深層結構
EST
基礎部分-深層結構-表層結構
管轄與約束理論
原創、參數
最簡方案
生成語義學和格語法
Generative Semantics & Case Gramm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