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均衡點的角度來說,趨於平衡的階段,收斂的速度應該如何?大抵應該是降低振幅,趨於均衡點。
不過對於非理性的人而言,越是趨於真相時候可能越是容易反轉和巨大的偏離。于是不論是接近與平衡的談判,還是策略性、階段性的談判,可能都會充滿戲劇性。
于是,我們幫談判分出了種類。區分出多種談判來了?
比如鴻門宴算不算一種?負荊請罪呢?退避三舍呢?好像都可以算做某種意義上的談判。
所以實際上,人類生活中均衡點其實可能是十分困難或過於依賴機運的。更多時候不過的自我欺騙的幻覺或者吞下的苦澀果實——只是基於某個時點,甚至有時候下一秒反轉就來了。
所以戲劇性還是某種關於時間的展開。于是某個意義上,和此在是同一結構——引用拓撲學的術語,同構。
或者,類比於海德格爾式的表述,戲劇性與存在的切近關係。還是戲劇性本身就具有的此在的屬性。